穆奚装了大半碗红薯淀粉,加水调和用筷子不断搅拌开,锅里烧油,用手在锅上面放两秒感受到油热了,就边搅拌边把淀粉水倒进锅里,入了锅的淀粉水很快就开始凝结。
用锅铲从四周往锅内不断翻炒,刚开始凝固时非常粘锅,锅底铲子上都是,随着水分蒸发,锅里的淀粉糊糊逐渐变成一块,这时一边炒还得一边用铲子拍它,把它拍平了。
煎到两面焦黄,就铲起来放在菜板上晾凉,晾凉后才能回锅继续炒,不然就会粘锅。
等着红薯粑晾凉的时间,先把红薯粉煮出来。
水开后把粉条放进去煮熟捞出,碗里装上芝麻蒜泥和辣椒面,往里倒入一勺滚烫的热油,滋滋啦啦的声音过后,厨房里就被香气覆盖了。
再往里面调味,加上生抽陈醋和糖,把煮好的红薯粉放进去,加两勺热水拌匀,撒上一把冷冻的小葱花。
晾凉后的红薯粑切成块,放进锅里加入辣椒炒,调好味就能装盘了。
放凉后再炒的红薯粑糯叽叽的还有些q弹,自己做的红薯粉口感爽滑,穆奚知道她重口,味道调的又酸又辣,吃的十分过瘾。
吃完了,再用甜甜的反沙红薯压一压。
吃的过瘾,让她冒了一脑门的汗。
赵叶青回房间洗了个澡,水量变小后只能用桶接了水再冲身体。
吃饱了就犯困,她现在已经没有时差了。
每天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,困了就睡,睡不着就玩。
只等着稻田收获。
收获!水稻和玉米
3033年10月26日,晴,42摄氏度。
两人等了一个晚上没有睡,到了早上五点,太阳出来之前爬出了地窖。
今天终于是到了收水稻的日子。
即使两人用了所有降温遮阳的手段,高温不可避免的对收成造成了影响。
好在也还算有收获。
水稻田里已经没有水了,土地干硬的有些发裂,金黄的稻谷里偶有几片叶子还泛着绿色。
割水稻得全副武装——戴上手套袖套,用布料把脖子围起来。
成熟的水稻叶子是硬的,边缘锋利,容易割伤手,扬起的粉尘钻进衣领还会让接触到皮肤变痒。
割水稻和割茅草的手法相似,都是抓住根部上面,用镰刀割断了,地上留下短短的一截稻杆。
面积不大,两人割了一个半小时就割完了,看到田边耸起的谷堆,割水稻的疲惫都消失不见了。
收成带来的喜悦才能慰藉劳累的心灵,让人坚持年复一年。
赵叶青想着,等一切都平息,她要把山下的田都承包了。
丰收带来的满足感是延时的,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等待,比之以前玩手机刷视频带来的即时满足感要更能充实内心。
收获的水稻还得先脱粒,脱粒机家里肯定是没有的,两人只能使用原始的摔打脱粒。
穆奚前两天就用木头做好了一个打谷桶,不到一米高,四四方方的,上宽下窄。
赵叶青没有经验,只凭着小时候的记忆,双手抓起了一把稻杆,手握在根部,举起稻谷用力摔打在木桶壁上。
上面的稻穗经过撞击,一粒粒稻谷被打落在桶底。
一把稻谷需要来回摔打好几次,直到上面的所有稻谷都被打下来,才把手中的稻草秸秆扔下,又重新抓起一把继续打。
田里两人交替着动作,你打下去我抬起来,稻谷敲击木桶,木桶中空腔体大,发出‘梆!梆!梆!’的响声。
这响声在林子里回荡了一个小时,到天边泛红的太阳露了头,声音才逐渐停歇。
打谷桶里金黄的谷粒已经冒尖,赵叶青撑在桶边,又累又开心,连穆奚都放松了最近一直紧绷的情绪弯起了嘴角。
俗话说,家里有粮心不慌。
赵叶青回家拿了麻袋,把谷子全都装进去,全部装完装了三麻袋。
家里只有一把老式的杆秤,秤砣不大不能称重。
穆奚双手拎起一袋放下,又把另外两袋拎起,来回掂量了几次才开口,“应该有一百斤。”
一百斤谷子,打出来还能有个七十来斤大米,赵叶青很满足了,其实按照他们种的面积,收成应该有两百斤以上。
可他们的稻种一开始就不是精挑细选的,施肥也没能针对着水稻的特性来施,都是家里有什么肥就施什么肥,后面又出现长时间的高温。
真真是一波三折。
好在结果是好的,照理说七十斤的米足够他们俩人吃半年了,更何况还有没收的玉米和地窖里剩下的红薯土豆。
完全不需要再出去寻找物资。
只是这次,气温太高,天气过于异常。
穆奚猜测,在这样高温下去,要么会继续干旱直至水源枯竭,要么就是迎来反扑,开始持续的强降雨。
无论是哪一种情况,都不适合种植作物。
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